據日本共同社報道,福島第一核電站的核污染水約有134萬噸,保管在廠區內的約1000個儲罐中。2023年度將把約3.12萬噸核污染水分4次排放。
對此,生態環境部相關負責人24日表示,日本政府強行啟動福島核污染水排海,將一己私利凌駕于全人類長遠福祉之上,極其自私和不負責任。我們敦促日方傾聽國際社會聲音,切實以科學、安全、透明的方式處置核污染水,接受嚴格國際監督。
排海并不一定選擇
福島核事故是迄今為止全球所發生的最嚴重的核事故之一。生態環境部核與輻射安全中心專家劉新華曾表示,福島核污染水來自福島事故后注入熔融損毀堆芯的冷卻水,以及滲入反應堆的地下水和雨水,包含熔融堆芯中存在的各種放射性核素,種類多、毒性大、壽命長。
如何處理福島核電站事故后的核污染水?日本曾提出過氫氣釋放、地層注入、地下掩埋、蒸汽釋放和海洋排放等五種方案和選擇。地層注入和地下掩埋是在日本本國領土范圍內處置,對其他國家沒有影響;蒸汽釋放方案技術可行,對鄰國影響相對較小。但日本政府不顧國內和國際社會的反對,實施對海洋生態環境產生深遠影響的排海方案。
中山大學海洋科學學院教授謝偉說,根據日方公布的數據,核廢水處理系統對多種核素的去除效率很不穩定,經處理后的核污染水中一些核素的濃度變化范圍高達10萬倍,而且對氚、碳-14和碘-129的去除效果較差。
“排海并不一定是處置核污染水的選擇,還有其他替代方案需要研究。”公眾環境研究中心主任馬軍表示,根據日本東京電力公司之前的表現,其處理核污染水的公信力、可信度令人質疑。
我國須加強相關監測工作
2021年,深圳國際研究生院海洋工程研究院張建民院士、胡振中副教授團隊建立了海洋尺度下放射性物質的擴散模型,并實現了福島核污染水排放計劃的長期模擬。宏觀模擬結果表明,核污染水在排放后240天就會到達我國沿岸海域,1200天后將到達北美沿岸并覆蓋幾乎整個北太平洋。隨后,污染物一邊在赤道洋流的作用下沿著美洲海岸向南太平洋快速擴散,另一邊通過澳大利亞北部海域向印度洋轉移。
面對該模擬結果,馬軍認為,當日本執意排放后,我國須“扎牢自己的‘籬笆’”,而“籬笆”就是指我國布局在多個城市的核輻射監測網絡和預警系統。
根據生態環境部輻射環境監測技術中心發布的《2022年全國輻射環境質量報告》,我國已經建立了國家輻射環境監測網,這包括324個地級及以上城市的輻射環境自動監測站環境γ輻射劑量率連續自動監測,235個地級及以上城市的環境γ輻射劑量率累積監測;280個地級及以上城市的沉降物和氣態放射性碘同位素監測,沿海11個省份的近岸海域海水和海洋生物監測等。
生態環境部相關負責人表示,生態環境部高度重視日本福島核污染水排海問題。2021年、2022年先后組織開展了我國管轄海域海洋輻射環境監測,摸清了目前相關海域海洋輻射環境的本底情況。監測結果表明,我國管轄海域海水和海洋生物中人工放射性核素活度濃度未見異常,總體處于歷年漲落范圍內。
“當前,我部按照監控重點區域、覆蓋管轄海域、掌握關鍵通道的思路,正在組織開展2023年度我國管轄海域海洋輻射環境監測。后續我部將持續加強有關監測工作,及時跟蹤研判福島核污染水排海對我海洋輻射環境可能的影響,切實維護我國家利益和人民健康。”該負責人說。